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領域的行業具現,是一種嶄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雄安新區建設中, 中國雄安集團通過應用多屏聯動的智慧建造管理平臺實現了對工地的創新管理。智慧工地內的建筑,每個構件里都“埋”有芯片或張貼二維碼,只需使用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實現全景監控、環境能耗監測、無人機航拍等功能。同時,通過賬號體系,以人臉識別和聲紋識別為基礎,進而實現智慧辦公、智能會議、信用服務、智慧出行、未來酒店、環境服務等應用服務體系,全維度覆蓋酒店、商業、辦公、政務等業態,增加市民的體驗感、獲得感。
上層為地下預留空間層;中間夾層為設備層;下層管廊層為管線艙,滿足未來城市能源、電力、通訊、供水的傳輸需求。在20多米深的地下,雄安站樞紐片區綜合管廊正在用巧妙、智能的設計詮釋著“雄安質量”。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
在雄安新區容西片區建設現場,隨處可見的綠色地膜、降塵噴淋設備、綠化景觀,以及各種創新工藝,讓“綠色”與“創新”成為中新社記者最深的感受。 雄安新區容西混凝土攪拌站。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容西片區作為雄安新區容城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緊鄰起步區,與容城縣城、容東片區、起步區一組團協同發展,主要城市交通線路、生態廊道互聯互通,服務搬遷安居,具有保障起步區及周邊地區建設的重要功能!
5月29日,隨著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京雄車場鋼結構屋蓋最后一根鋼梁平穩吊裝到位,京雄車場主體結構順利完工。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位于雄縣城區東北部,是京雄城際鐵路規模最大的新建車站。該站總建筑面積47.52萬平方米,共設11臺19線,其中京雄車場規模為7臺12線,津雄車場規模為4臺7線!
雄安新區啟動區C組綜合管廊項目施工現場。長城網記者孫文賓 攝 5月26日,雄安新區建設現場塔吊林立,熱火朝天,在由中國中鐵一局承建的啟動區C組綜合管廊項目施工現場,600余名建設者們正加緊施工。當日,項目首節組合排管預制成功,標志著纜線型綜合管廊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人民網雄安4月1日電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四年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進,雄安新區塔吊林立、熱火朝天,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高……生機勃勃的未來之城,正向我們走來。 今天上午9:30,人民雄安網及雄安媒體中心聯合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人民網+客戶端,人民視頻,人民網微博,人民網抖音、快手及今日頭條、容城縣融媒體中心、安新縣融媒體中心等平臺,開展融媒體直播,帶你從北京西站乘車,一路到雄安,近距離看看白洋淀碼頭、悅容公園等新地標,感受數字交通、智慧社區、智慧工地等新場景,認識匯聚到雄安的新人才!
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劉向陽/攝 面向未來的雄安新區畫卷正徐徐鋪展。今年以來,雄安新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推動去年的重點建設項目全面復工建設,扎實推進今年103個新開工項目!
2020年“新基建”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熱詞。近日,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雄安新區“新基建”建設已經全面展開,并取得初步效果。 車路協同項目開始測試 5G VR時空夢幻體驗車內,乘用艙實時渲染出裸眼沉浸式體驗!
5月9日上午,雄安新區召開智能城市建設標準體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標準成果發布會。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經理吳曼青分別致辭。 陳剛代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對發布會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
“五一”期間的河北雄安新區,一座座塔吊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一輛輛貨車來來往往,源源不斷地為項目建設提供充足原料。在京雄高速河北段項目主體工程6標段預制梁場,工人們正加緊組裝模板、澆筑水泥,一項項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我們創新方法,在生產中采用液壓自動行走模板技術,單個梁片生產時間節省了近一半,每日制梁數量從6片提高到8至9片,9月中旬就能完成整個標段1635片的任務目標!
4月30日,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工地,24臺塔吊交叉揮舞,起重機巨臂高擎。伴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混凝土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感謝大家,這個月干了近2億元產值,今天終于把被新冠肺炎疫情耽誤的工期追回來了!”工地旁,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匯報廳里,主持表彰會的項目書記王星運聲音激動!
伴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澆筑,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之一的北海幼兒園雄安園區項目正式封頂。 北海幼兒園雄安園區項目是雄安新區實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發揮北京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優勢,助推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建設的第一批項目之一。項目設計理念延續了“紅墻綠樹白塔邊”的歷史傳承,按要求將達到綠建三星標準!
記者從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獲悉,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已搭建完成智慧工地整體平臺,不僅能實時全局掌控工地人員情況,還能通過AR技術,隨時隨地可視化協同指揮和生產管理,溝通施工方案。 據了解,該智慧工地整體平臺由雄安新區移動公司聯合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等,運用5G、邊緣計算、BIM、高精度定位、高清視頻通信等技術,基于5G網絡,結合超腦邊緣計算搭建完成。 基于邊緣計算的VR 360度實景指揮系統!